首页 资讯 正文

益阳医专:将中药课堂搬到山林

体育正文 25 0

益阳医专:将中药课堂搬到山林

益阳医专:将中药课堂搬到山林

中国教育报讯(通讯员 何红芝 记者 阳锡叶)近日,湖南省(húnánshěng)益阳(yìyáng)市安化县诚丰药用植物园里雾气未散,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院2024级中药学(zhōngyàoxué)专业的师生们就早早进山(jìnshān),开始了一天的野外采药实践。 突然,一声咳嗽引起了院长唐敏的(de)注意。“这叫矮地茶,是(shì)止咳(zhǐké)平喘的良药呢。”唐敏蹲下身,指着一株叶片似(shì)茶叶的矮小植物说。他摘下几片叶递给咳嗽的学生唐灿,“回去煎水服用,可以对付咳嗽。”这随手拈来的处方,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中医药“就地取材”的智慧(zhìhuì),也蕴含着药学院34年来坚持的实践教学理念。 5月23日至29日,益阳医专2024级204名中药学专业学生(xuéshēng)分两批走进这个“天然药库(yàokù)”,开展识药、采药、制作标本的“沉浸式”学习。唐敏将这种(zhèzhǒng)野外实践教学形象地称为“奔现”。 在数字化教学快速发展的今天,益阳医专药学院构建(gòujiàn)了“海陆空”一体的教学模式,其中“空”指(zhǐ)的是远程实时监测(jiāncè)系统。学院在诚丰药用植物(yàoyòngzhíwù)园基地设置了25个监测点,包括图像监控、土质和气候(qìhòu)温湿度等,实时传输数据。通过这套(zhètào)系统,学生在《药用植物识别技术》《栽培与采集》课堂上就能“云观察”药用植物真实的野外生长形态。“但这就像‘网恋’,画面再好也得亲自见一见。”唐敏笑(xiào)着解释这个形象的比喻。 每天(měitiān)清晨,学生分组跟随带教老师进山学习(xuéxí)。“这是千里光,能明目;那是博落回(bóluòhuí),看起来普通实际上全株有毒。”教师一边讲解中草药特性,一边指导采集标本。学生们通过观察、触摸、嗅闻等方式(fāngshì)辨别药材特征,亲自尝试鱼腥草、青花椒的味道。 “课本上的‘叶片互生’‘轮伞花序’等术语,在(zài)看到实物后一下(xià)就变得(biàndé)形象了。”米梦凡同学举起采到的万寿竹和益母草说。“原来驱蚊不一定要用蚊香,”陈亚群(chényàqún)同学兴奋地展示着一束石菖蒲,她准备带回去(dàihuíqù)挂在宿舍。学生还用药锄、药铲将(jiāng)一些特征明显的药用植物采集起来,装在采集袋里。下午是制作腊叶标本的时间,在教师的操作示范下,学生依次完成修剪枝叶、展平压制、吸水干燥和固定装帧等工序(gōngxù)。 “这种实践教学是课堂无法代替的(de)。”带队老师胡志成说,识药是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必修(bìxiū)技能(jìnéng),通过野外实践才能更好地掌握。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完整了解药材从种植、采收到加工、炮制、饮片的全过程。课程结束时,每名(měimíng)学生需通过辨认50种药用植物的考核。 据了解,这项传统实践课程已经延续了34年。除(chú)安化诚丰生态庄园外,学校还在衡阳南岳树木园(shùmùyuán)、浏阳大围山(dàwéishān)国家森林公园、益阳(yìyáng)市桃花江森林公园等地建立了药用植物野外实践教学基地。近年来,益阳医专药学院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将劳动(láodòng)教育与专业实践深度(shēndù)融合。2024年,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入选第三批湖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名单。
益阳医专:将中药课堂搬到山林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